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藏界人物

人物专访|文廣:现实与幻想的诗意图像

藏界人物 藏界人物 2021-03-26 08:22

  ARTIST·WEN GUANG

  艺术家·文廣个人专访

  Poetic images of reality and fantasy

  编辑 · EDIT / ©RoSAN

  艺术家 · ARTIST / ©Wen Guang

  发行推广 · LSSUANCE OF PROMOTION / ©AnArtSpace

  11月14日,艺术家文廣的个展将于lSGO GALLERY(上海)举行,展览将展出其新作品17件,与此同期,即11月15日,文廣的十多件近三年作品将在西安当代美术馆亮相。本回展览将以“双城联动”的方式成为艺术家文廣近二年以来的一次作品呈现,有鉴于此,带着对创作的问题与思考,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青年艺术家,一同了解其作品背后的故事。

  A solo exhibition of 17 new works will open at lSGO GALLERY in Shanghai on Nov。 14, the same day that more than a dozen of Wen‘s works from the past three years will debut at xi ’an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This exhibition will be a presentation of artist Wen Guang‘s works in the past two years in the way of “Linkage of two Cities”。 In view of this, with questions and thoughts on creation, let’s approach this young artist and understand the story behind his works together。

  文廣:现实与幻想的诗意图像

  艺术家个人专访 ( 2020)

  文廣(艺术家) ● 吕豪(艺术评论人、策展人)

  。。。。。。。。。。。。。。。。。。。。。。。。。。。。。。。。。。。。。。。。。。。。。。。。。。。。。。。。。

  Wen Guang – Poetic images of reality and fantasy

  --- 现实与幻想的诗意图像 ---

  ©文廣,《从祭祀到神话》,150x200cm,布面油画,2019-2020年

  吕豪:为什么本次个展以“象征”为名?

  文廣:这都是从我作品气质提取出的一些词语。我的作品信息量比较大,冷军老师说我“创作上是属于非常费脑子的一类艺术家”。我作品中包含了诸多隐喻和很强的虚幻感,对作品的思考跟我的兴趣爱好一样,跨度比较大,与我自身性格气质也比较匹配。

  吕豪:2020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对很多人、很多行业来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本次双城展览作为疫情后的首展,你的创作中也有反映这场疫病灾难的题材,你觉得疫情前后带给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文廣:我家住武汉这边,有一些作品也是疫情期间在家里创作的,过年期间隔壁邻居就有被救护车拖走的,死亡对于我而言就近在咫尺。春节那段时间里,想的问题也特别多,思考的东西很乱、很复杂。疫情让我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更为深刻,洞察也会更加敏锐。但是就群体的记忆伤痛本身而言,人的本性是很健忘的,疫情后这种改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

  艺术家文廣上海个展:象征 展览现场

  吕豪:新作《从祭祀到神话》的两张系列作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涵?

  文廣:艺术的感知需要通过形象,而形象是非逻辑性的,不理智的。这组作品的灵感来源取自古希腊神话里面的人物,我的思想启蒙很大程度上是阅读古希腊的哲学书籍。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那个年代创造了很多伟大的文化思想,直到现在对当代社会也有很深刻的意义和启示。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过死亡这件事,所以对宗教和神话有一种特殊情感在里面。

  ©文廣,《从祭祀到神话》,150x200cm,布面油画,2019-2020年

  吕豪:这组画表现出一种幻灭的色彩,你又提到了神话和宗教,这里是否蕴含着一种类似信仰崩解的隐喻?

  文廣:黑格尔把艺术看作一种绝对的精神知识形式,也就是宗教和哲学的认知形式,在古代它承担了宗教象征的功能,在我看来宗教和神话又密不可分,艺术是有关理念的认知形式。社会的过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拨人精神的缺失、信仰的崩塌,但同时我们又很难去准确地定义社会的发展是好事还是坏事,任何事物都有成长和消亡的一个过程。

  艺术家文廣上海个展:象征 展览现场

  吕豪:在你的作品中,画面的视角似乎总是隔着一层带着水汽的玻璃,为什么想这样去画,作为观者又该怎样解读这种艺术效果?

  文廣:柏格森说“生命本身是超越时间的一种灵性存在”,我们生活在记忆与幻象的一个世界里,什么是现实?什么又是梦境?我们的记忆又会有一种认知上的偏差,我迷恋于这种模糊不清的地带。

  ©文廣,《地火》,180x120cm,布面油画,2019年

  吕豪:和我们聊聊《二月物语》这件作品?

  文廣:2020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好几场大的劫难,人类近乎面临着一场浩劫。今年上半年,中国很多地区都经历了连续暴雨,导致很多城市遭受了洪灾。疫情加上暴雨,使得人们被禁锢在家无法出门,很直接地令我内心产生焦虑和恐慌。

  ©文廣,《二月物语》,120x90cm,布面油画,2019年

  吕豪:作品《红》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红十字会”的意象,这个系列又有着怎样的创作背景?

  文廣:这组作品是在疫情初期创作的,当时的武汉被认为是疫病的聚集地,由于疫情来势太凶猛,各种社会救助物资都涌向了武汉市相关部门,武汉红十字会当时一下子“爆仓”,然而与此同时,网上又爆出武汉红会在各种管理上的漏洞和丑闻事件,因此创作了此作品。

  ©文廣,《红1·2》,70x55cm,布面油画,2020年

  吕豪:在你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你也一直在践行着“思想知觉化”这样一个主旨的探索,那么在你看来当代人或者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最直观的问题是什么?

  文廣: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觉得可以用两个词可以概括,“精神与物质”,因为中国社会发展太快了,特别生活在都市的人,被高强度的压力和物欲驱使着,好像只要你进入其中,就会被其中的游戏规则牵着走,以致无法驻足,进而导致精神生活出现高度缺失和危机。我的作品应该是当代人情绪、精神的一种写照,在创作上,通过自我的感知,在历史与虚幻,现实与梦境,抽象与具象之间不停地切换。

  艺术家文廣西安展览:又见灵光 展览现场

  艺术家文廣西安展览:又见灵光 展览现场

  吕豪:对于当代绘画的现状,现在有些人倡导“坏画”的理念,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文廣:所谓的“坏”无非就是一种无意识的重塑,解放一切既有的经验技术和思想观念,追求一种“自由和通达”的境界,它和抽象表现主义所追求的都是一种内在逻辑。“坏”和“好”从来不是绝对的,艺术史也需要不断有“新鲜的面孔”出现,各种风格流派追求的其实从本质来说都是一样的。你所说的一些问题具体又指哪些?

  吕豪:这里的“问题”我觉得指向艺术创作语境,以前我们画画受到苏联绘画影响很大,写实、现实主义的传统和训练往往占据重要地位,可能这其中也有个物极必反的因素,就像大家看惯了那些流水线出来的网红脸也会审美疲劳,提倡坏画或许也是一种重归创作的“自然”,对创作“模式化”的一种松动。

  文廣:中国文化里,自古有“贲极返本”的说法,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定律。

  ©文廣,《蝗虫》,90x110cm,布面油画,2019年

  吕豪:你觉得面对当下这样一个艺术生态和大环境,一个艺术家需要怎样保持并确立自己的个性?

  文廣:答:大部分艺术家都是属于“学习型”的艺术家,所谓的个性无非也可归类为才性吧。我们又生活在信息高度爆炸的一个时代,作为艺术家难免会受到各种艺术家的干扰或影响,因此艺术家建立一直独立而冷静的判断意识极为重要,建立这种判断意识就需要大量的去试错了,所以只有不断试错中你才能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找到最为适合你的那条路。在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自我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自然而然的会形成自己独特个性,一切皆是自然而然而已。

  艺术家文廣上海个展:象征 展览现场

  吕豪:眼下有许多艺术家都在进行跨界,尤其相对于绘画这一传统艺术门类而言,装置、新媒体不仅更为时髦,也似乎更能吸引人眼球。艺术与艺术之间的边界日趋消融,这似乎也是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譬如艺术的经典价值似乎也在消解,让位给“眼球经济”,你如何看待此类问题?

  文廣:从艺术史的脉络来看,艺术史家们定义现在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为“大观念艺术”或者“后观念艺术”,对于艺术的边界和定义也不断在拓宽,现代社会一切东西都被“消费与被消费”所涵盖,一切只要进入社会系统这个大体系的都可以成为商品,包括艺术。我们也不能老抱着过去的经典不放,艺术不能脱离当下,艺术是另一种宗教。

  ©文廣,《火种》,110x90cm,布面油画,2018年

  文廣,1990年出生于中国湖北,艺术家,北京现代管理大学客座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工作生活于、上海、武汉。曾在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获得,第十四届ARC国际艺术沙龙大赛奖。参加过多场国内外重要大型展览,作品曾被多个重要机构和海内外藏家收藏。作品善于从现实语境下,提取与之契合的精神性图像。并主张创作要有“思想知觉化”的特征。

  吕豪,艺术评论人、策展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致力于当代艺术、视觉文化与思想史研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武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