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藏界人物

有情怀,并且用心去做,妙笔一定能生辉

藏界人物 藏界人物 2021-06-12 08:16

我是吴瑞根,为了做好每一只毛笔,我把我的网名取为“妙笔生辉”,同时把它作为勉励自己的警句。我认为:制笔的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笔,即毛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品。在我看来,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人都是用毛笔挥洒奇思,宣泄情怀,在漫长的历史中,正是这些妙笔生辉,才留下了“笔下春秋”。

富阳银湖导岭湖笔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导岭自然村,地处富阳、余杭、临安三地交界,四周全是山,山上种满了苦竹。苦竹就是一种野生的小青竹子品种,笋有苦味,不能食用,然而它的大小刚刚好可以做笔杆。早年村民把砍下的苦竹,晒干、切断,运到供销社,再卖到湖州。20世纪60年代,我的岳父从湖笔发源地善琏镇请来了经验丰富的制笔师傅,村里由此办起了毛笔厂,主要生产学生用笔。

高中毕业后,我进入导岭湖笔厂跟随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手工制作湖笔技艺。近39年来,我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用传统技艺制笔。

一支笔虽轻,但需要厚重的功力。制笔工艺十分复杂,需经过挑杆、水盆(梳毛)、结头(扎笔)、装套、镶嵌、择笔、刻字等工序。老底子做一支毛笔需要120多道工艺,现在通过革新剩下60多道,但只能靠纯手工。而且每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哪怕一个微小的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水盆最为关键,也是最难掌握的一道工序。需要制作者一手拿着角梳,一手握着脱脂过的羊毛在水盆中反复梳洗、挑选,按色泽、软硬、笔锋等不同级别进行一根根分类,然后再放在水里把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毛剔除,整个过程非常精细,经常一坐就得10个小时。

导岭湖笔在我的手上已发展到两百多个品种,制作越来越精良。我以山羊毛为材料,制出的“大公羊”牌湖笔,具备尖、齐、圆、健四大特点,书写流畅,很受欢迎。2017年,我制作的“孙权御笔”在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近年来,我带着我的湖笔去全国各地跑展销会,也算是在宣传湖笔文化。2017年,我去北京参加一个展销会,带去的6000支毛笔第二天就卖得一支不剩了。

与毛笔结缘,是一大乐事,也是一大幸事。但我也有我的苦恼:制笔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传承?20世纪80年代,导岭几乎家家从事毛笔制作。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个传统行业日益萎缩。如今,全村只剩下4家制笔坊,也鲜见年轻人身影。

纯手工制笔,对技艺要求特别高,快不得,一年最多只能生产3万支毛笔。现在都是老工人在做,一般年轻人不愿意做这个行当,学起来慢,光水盆这一项,就要学两三年,还未必能学精。我现在打算每年至少培养两个学徒,传承这项手艺。作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工艺传承也是我的一项重要职责。我认为,毛笔不仅仅是书写的工具,也是一件艺术品,是老师傅用心血做出来的,这手艺不能丢。

除了招学徒培养年轻人,我还想办一个湖笔展示中心。一方面,通过展示各种品类的湖笔,宣扬毛笔文化,另一方面,展示湖笔制作工艺的全过程 我特别希望这个展示中心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基地,让孩子体验传统文化。毛笔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历史情怀和审美情趣,希望它能伴随一代代中国人传承下去。 有些传统的东西,是不能丢弃的。

作者简介: 吴瑞根,杭州富阳导岭工艺湖笔厂厂长,杭州市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富阳区十佳技师,作品多次荣获省、市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奖。


相关推荐